第31章:小镇故事(吴雪梅的故事)
2020年5月31日
本章故事情节上接第29章“侠女仙踪”。
第1节:大肚子的女房客
通往椰林镇的路上,两个男人正赶着一辆驴车慢腾腾地走着,车上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这两人是父子。父亲约莫四十来岁,流着一撮山羊胡子,看起来像是个教书先生。儿子才二十出头,两眼很有神,长得也还算是英俊,唯一的缺点就是长了个鹰勾鼻子。
父亲名叫南怀仁,曾经当过大名鼎鼎的玉东县庞知县的师爷。庞知县被朝廷抄家处斩后,他回到家乡椰林镇,靠做一点儿小生意维持生计。这时的椰林镇还只是个不到两百户人口的小地方。
南怀仁为人勤谨又精于算计,几年之后竟然发了财,成了镇上的一个小财主。可是好景不长,玉东县附近一带传出了流言,说南怀仁和当时的县丞李裕隆为了巴结巡抚张大人,密告巡抚的仇人庞知县谋反,是导致庞家惨案的罪魁祸首之一。他的钱也不是做生意赚来的,而是当年趁官府抄没庞家时,侵吞了庞家的一部分家产。
这些流言越传越广,弄得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怀仁心里明白,这很可能是他生意上得罪了的人故意造他的谣,可是他对却此毫无办法。后来竟有人自称是庞知县的后人去官府告他,因为查无实据,此案不了了之。但是南怀仁在本地的名声是彻底地坏掉了。
他儿子名叫南德昌,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三,小名叫三德子。三德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觉得父亲太软弱,因此才受人欺负。他大概能猜到是哪些人在败坏他爹的名声,就给他爹出了一个主意:拼着花一大笔钱,去请黑道上的人来帮忙,将那几个人狠狠地教训一顿。这样他们才能站稳脚跟,安安生生地做生意。
南怀仁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咱们家是读书识理的人,不能去干那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再说谁也不敢肯定那些流言就一定是那几个人散布的,万一冤枉了好人怎么办?南怀仁从小对三德子管教极严,他见父亲的不同意,只好自己叹了口气作罢,并不敢自做主张。
今天早晨他们父子本来装了一车从山区辛辛苦苦收购来的皮货和药材,准备运去县城里卖了,谁知半路上碰上了劫道的。南怀仁一贯谨慎,他看见这伙向他们走来的家伙手里都拿着大刀长枪,不像是正经人,就赶紧叫三德子掉转驴车往回跑。
那些人在后面紧追不舍,还是三德子机灵。他顺手抄起一包药材往车后面扔去。跑在前面的几个人赶紧去抢地上的东西。后面的人被前面的人绊倒了几个。他们不甘心,爬起来继续向他们的驴车追来。因为车上装着货物再加上两个人,这头驴子根本跑不快,眼看快要被追上了。南怀仁顾不上心疼货物了,也学着儿子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扔。
就这么边跑边扔,等到后面没有追赶的人了,他车上的货物也全都扔完了。那头拉车的驴子早已累得口吐白沫,跑不动了。父子俩只好下了车自己走,垂头丧气地跟着驴车回到了椰林镇。这下子可把南怀仁给坑惨了,那车货可是他花了不少钱好不容易才收来的,一眨眼就全没了。
他哀叹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李裕隆。他们当初都在庞知县手下做事。李裕隆的家在乐海县。他为人没有南怀仁这么精明,这么会算计。可是他心狠手辣,不怕干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他的生意做得比南怀仁还要红火。李裕隆学过武艺,他家里还养了一群打手,凶得要命,一般人都不敢去惹他。
李裕隆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李秋兰从小就许给了南德昌。可是李秋兰今年都满十六岁了,直到现在李家还没有派人来和南怀仁商量婚事。按照本地的习俗,十三岁的姑娘就可以嫁人了。南怀仁猜想李家现在比他家富裕多了,可能想悔婚另攀高枝。为此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
南怀仁的家是个很不错的青砖小院子。他的正房夫人,也就是三德子的生母,两年前就得病死了。他家里只有一个去年从乡下买回来的小妾,名叫翠花。另外还有一个守寡的姐姐跟他一起住。翠花今年才十七岁。她不识字,人也不怎么聪明,不会说话应酬,见了生人就特别害怕。所以家里的事情是南怀仁的姐姐在管着。
南怀仁的大姐比他大了十多岁,没有儿女。她人很能干,脾气也不错,镇子里的人都叫她南大姑。南怀仁从小就是她带大的,三德子更是被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倒也是其乐融融。
南怀仁父子回家后,南大姑迎了上来。当她得知货物都被人抢走了,南怀仁父子还差一点被那帮匪徒逮住,就开口安慰他们,说“人没事就好”。她招呼弟弟和侄子进屋坐下,让翠花给他们父子各倒一杯热茶压惊。她自己去厨房里给他们做饭去了。他们家虽说有些钱了,但还是保持着原来过日子的习惯,没有请佣人。家务事都是南大姑和翠花操持的。
刚才南怀仁进门时,瞥见院子里凉着一些衣服。那些衣服的颜色花花绿绿,式样有些怪怪的,不像是汉族女人穿的,倒像是黎族女人的衣服。而且尺寸比较大,肯定不是翠花的,当然也不会是南大姑的。他开口问翠花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些衣服是哪里来的。翠花说那是今早刚来的一位女房客的。
“女房客?什
2020年5月31日
本章故事情节上接第29章“侠女仙踪”。
第1节:大肚子的女房客
通往椰林镇的路上,两个男人正赶着一辆驴车慢腾腾地走着,车上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这两人是父子。父亲约莫四十来岁,流着一撮山羊胡子,看起来像是个教书先生。儿子才二十出头,两眼很有神,长得也还算是英俊,唯一的缺点就是长了个鹰勾鼻子。
父亲名叫南怀仁,曾经当过大名鼎鼎的玉东县庞知县的师爷。庞知县被朝廷抄家处斩后,他回到家乡椰林镇,靠做一点儿小生意维持生计。这时的椰林镇还只是个不到两百户人口的小地方。
南怀仁为人勤谨又精于算计,几年之后竟然发了财,成了镇上的一个小财主。可是好景不长,玉东县附近一带传出了流言,说南怀仁和当时的县丞李裕隆为了巴结巡抚张大人,密告巡抚的仇人庞知县谋反,是导致庞家惨案的罪魁祸首之一。他的钱也不是做生意赚来的,而是当年趁官府抄没庞家时,侵吞了庞家的一部分家产。
这些流言越传越广,弄得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怀仁心里明白,这很可能是他生意上得罪了的人故意造他的谣,可是他对却此毫无办法。后来竟有人自称是庞知县的后人去官府告他,因为查无实据,此案不了了之。但是南怀仁在本地的名声是彻底地坏掉了。
他儿子名叫南德昌,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三,小名叫三德子。三德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觉得父亲太软弱,因此才受人欺负。他大概能猜到是哪些人在败坏他爹的名声,就给他爹出了一个主意:拼着花一大笔钱,去请黑道上的人来帮忙,将那几个人狠狠地教训一顿。这样他们才能站稳脚跟,安安生生地做生意。
南怀仁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咱们家是读书识理的人,不能去干那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再说谁也不敢肯定那些流言就一定是那几个人散布的,万一冤枉了好人怎么办?南怀仁从小对三德子管教极严,他见父亲的不同意,只好自己叹了口气作罢,并不敢自做主张。
今天早晨他们父子本来装了一车从山区辛辛苦苦收购来的皮货和药材,准备运去县城里卖了,谁知半路上碰上了劫道的。南怀仁一贯谨慎,他看见这伙向他们走来的家伙手里都拿着大刀长枪,不像是正经人,就赶紧叫三德子掉转驴车往回跑。
那些人在后面紧追不舍,还是三德子机灵。他顺手抄起一包药材往车后面扔去。跑在前面的几个人赶紧去抢地上的东西。后面的人被前面的人绊倒了几个。他们不甘心,爬起来继续向他们的驴车追来。因为车上装着货物再加上两个人,这头驴子根本跑不快,眼看快要被追上了。南怀仁顾不上心疼货物了,也学着儿子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扔。
就这么边跑边扔,等到后面没有追赶的人了,他车上的货物也全都扔完了。那头拉车的驴子早已累得口吐白沫,跑不动了。父子俩只好下了车自己走,垂头丧气地跟着驴车回到了椰林镇。这下子可把南怀仁给坑惨了,那车货可是他花了不少钱好不容易才收来的,一眨眼就全没了。
他哀叹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李裕隆。他们当初都在庞知县手下做事。李裕隆的家在乐海县。他为人没有南怀仁这么精明,这么会算计。可是他心狠手辣,不怕干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他的生意做得比南怀仁还要红火。李裕隆学过武艺,他家里还养了一群打手,凶得要命,一般人都不敢去惹他。
李裕隆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李秋兰从小就许给了南德昌。可是李秋兰今年都满十六岁了,直到现在李家还没有派人来和南怀仁商量婚事。按照本地的习俗,十三岁的姑娘就可以嫁人了。南怀仁猜想李家现在比他家富裕多了,可能想悔婚另攀高枝。为此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
南怀仁的家是个很不错的青砖小院子。他的正房夫人,也就是三德子的生母,两年前就得病死了。他家里只有一个去年从乡下买回来的小妾,名叫翠花。另外还有一个守寡的姐姐跟他一起住。翠花今年才十七岁。她不识字,人也不怎么聪明,不会说话应酬,见了生人就特别害怕。所以家里的事情是南怀仁的姐姐在管着。
南怀仁的大姐比他大了十多岁,没有儿女。她人很能干,脾气也不错,镇子里的人都叫她南大姑。南怀仁从小就是她带大的,三德子更是被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倒也是其乐融融。
南怀仁父子回家后,南大姑迎了上来。当她得知货物都被人抢走了,南怀仁父子还差一点被那帮匪徒逮住,就开口安慰他们,说“人没事就好”。她招呼弟弟和侄子进屋坐下,让翠花给他们父子各倒一杯热茶压惊。她自己去厨房里给他们做饭去了。他们家虽说有些钱了,但还是保持着原来过日子的习惯,没有请佣人。家务事都是南大姑和翠花操持的。
刚才南怀仁进门时,瞥见院子里凉着一些衣服。那些衣服的颜色花花绿绿,式样有些怪怪的,不像是汉族女人穿的,倒像是黎族女人的衣服。而且尺寸比较大,肯定不是翠花的,当然也不会是南大姑的。他开口问翠花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些衣服是哪里来的。翠花说那是今早刚来的一位女房客的。
“女房客?什